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(ICL)—矫正中高度近视的3年随访观察 阅读:

治近视文摘 0 comments

ICL治疗近视(ITM)研究小组:

目的:报告应用植入性Collamer晶体(ICL)矫正近视的术后3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

设计:前瞻性非随机临床试验

研究对象:参加美国FDA应用ICL矫正近视的临床试验的近视患者,共294例526只眼,近视度数为3.0D~20.0D。

干预:植入ICL

主要观察指标:裸眼视力(VA),屈光度,最佳矫正视力(BSCVA),不良反应,术中和术后并发症,晶状体混浊分析,主觉满意度,患者症状。

结果:术后3年,术前BSCVA为20/20且按照正矫正设计的患者中,59.3%的VA达到或超过20/20,94.7%的VA达到或超过20/40,67.5%达到预期矫正屈光度±0.5D,88.2%达到预期矫正屈光度±1.0D。BSCVA平均提高0.5至0.6行。术后3年,3只眼(0.8%)的BSCVA下降≥2行,40只眼(10.8%)的BSCVA提高≥2行。术后对比敏感度提高。3年内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累积低于10%。14只眼(2.7%)出现早期无症状的、可能为手术源性的前囊下混浊,仅有2只眼具有临床意义。术后2至3年,3例5眼(0.9%)出现2级以上的核性混浊。3只眼(0.6%)因行白内障摘除和IOL植入手术而取出ICL。仅有0.6%表示不满意,97.1%表示愿意再次接受ICL植入术。ICL术后,患者的主诉症状(包括眩光、光晕、复视、夜视力障碍和夜间驾驶困难等)的比例有所下降或保持不变。

结论:本项标准化的多中心临床研究,证实ICL手术矫正中度至高度近视性屈光不正,具有良好的安全性、有效性和可预测性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Ophthalmology 2004;111:1683-1692.

to "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(ICL)—矫正中高度近视的3年随访观察"

Leave a Reply

Powered By Z-Blog,Theme & Icons by N.Design Studio.
Entries RSS Comments RSS Login
本站凡归类为原创的文章,请勿转载,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。本人保留追究恶意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。 苏ICP备09005310号